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教堂建筑中的物质合理性与物质真实性

《Der Zug》杂志授权有方  2016-02-25 10:12

[摘要] 1963年9月11日至14日,洛库姆新教学会[译者注:Steffann本人是天主教徒,但这身份并不妨碍他在新教学会进行学术讨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前途未卜的教堂建筑"的会议。这是与会的一个幻灯片演讲的导论。

1963年9月11日至14日,洛库姆新教学会[译者注:Steffann本人是天主教徒,但这身份并不妨碍他在新教学会进行学术讨论。]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前途未卜的教堂建筑"的会议。这是与会的一个幻灯片演讲的导论。

Emil Steffann于Mehlem

首先我想纠正一个错误:我被冠以"教授"(Professor)之名,但是我既非专家(Pro-)也非聆听他人忏悔之人(即神父,原文为Confessor)。如若我讲述的某些内容听起来有些像是自白,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在此请求大家的谅解。
 
我被委托以个人视角就"教堂建筑中的物质合理性与物质真实性"这个主题进行演讲。在演讲的开始,请允许我引用法国多明尼哥会神父Régamey的一段名言。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贫穷之人拥有的财富是多么神奇啊。他们热爱福音书的简单,以及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资金匮乏。我们的教堂必须教给世界这样的观念: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所需要的其实甚少。
 
1958年,当我接到在慕尼黑建造一座新的教区教堂St. Laurentius的委托任务时,[译者注:Steffann实际接受任务委托应当是在1953年,项目至1955-1958年间实施。见Katalogbuch:Emil Steffann (1999), P106]我的业主告诉我,他非常激动,因为他在二十多年前与Romano Guardini、Heinrich Kahlefeld[译者注:

HeinrichKahlefeld(1903-1980年),德国神学家,天主教神父。]以及Rudolf Schwarz一起在Jugendburg Rothenfels积累的经验,[译者注:指Rudolf Schwarz在Rothenfels所做的一个小礼拜堂设计项目。Schwarz就礼拜仪式个新问题与Guardini等人展开过讨论。见Katalogbuch: Rudolf Schwarz (1997), P13-15。]终于可以在建造一座自己的教堂的过程中付诸实施了。[译者注:位于慕尼黑的St. Laurentius是天主教仪式改革推进过程中个按照改革的方式进行设计的教堂。]
 
Khalefeld博士在他的杂志《艺术和教堂》一月刊中书写了关于神学的理念,这些理念成为这座教堂设计的根基——顺便一提,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情况,因为很少有神学家可以向建筑师清楚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可以在建造中实现,当然,关于座椅数目的要求除外。

这座矗立在慕尼黑城西北的、相对低矮的新建教堂,正如我后来在幻灯片里给您展示的那样,是用砖建造而成的。(图a-d)[原文并无配图,文中所有插图均为译者补充。]它可以与那些年代非常久远的、用砖建造的小体量古罗马郊区教堂相比。当时那些小教堂以他们的圣贫与那些盛大奢华的、垂死的老古董般的教堂形成鲜明对比,而后者还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特别令我高兴的是:我的业主毫不痛惜的放弃了教堂的一切排场——甚至包括树立一座高耸的钟塔的计划。在一个典型的大城市郊区,若在一座巨大水塔的对面建造一座钟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无论如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St. Laurentius的墙、敦和都保留了真正的、承重的功能。由于必须要把造价维持到很低,所以在建造之初,我们把采用钢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都通算过。然而,纯粹的砖砌结构在当时给定的空间尺度下证明了自身更优的经济性。砖墙的外立面留有灰浆勾缝,而室内则以抹灰涂平。那些透露微光的一块块石头围合成统一整体的外墙。这些砖石自然而然的让教会的教徒们想到,天主教徒相互关联和扶持,就像砖石一块块相互接合和垒砌,因为我们在一起组成了教堂,正如《彼得前书》第二章中所写,"……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译者注:《彼得前书》即《新约》中的第21卷书,由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彼得所写。这里的德语版原文是"... aus lebendigen Steinen errichtet, eingeistliches Haus ...",中文翻译引用自中文版圣经。]

无需强调,首先,物质合理和物质真实性建筑需要以此为先决条件:对材料的认知,以及在的手工劳作方式下进行材料加工——而后者往往是缺失的。第二,物质合理性建筑即结构合理性建筑。因为,适宜各种材料特性的建造方式和结构方式都是根据建筑材料本身而设计出的。
 
第三,物质合理性建筑必须满足这样的情况:教堂的自身及美学效应都要适合教堂所处的情境。
 
适宜情境既指建筑要融入它所处的周边环境,又指需符合特定区域的教会的内部与外部的形势。在我看来,建筑与乡村和城市的关系是不同的。例如,我个人不会在村庄,或者保留有较完整田园风情的郊区建造钢筋混凝土教堂,而是会选择那些在当地早已被使用在民居上的材料。我的意思是,对于新建教堂,或者更准确的说,对于旧有建筑进行扩建的教堂,如果建筑自身能够越多的以不夸张、以及不企图自我彰显的姿态融入周围环境中,而且人们对建筑师质疑越少,那么这些教堂就越成功。

第四点要求,其实已经包含在点要求之中,即:利用提供给我们的材料来"有意义地"(sinngerecht)建造一座建堂。有意义的、适宜礼拜仪式的材料的运用,既不能被一些流行玩意儿,也不会被"日常的激情"所取代——"日常的激情"这种说法是Paul Tillich于30年前在那场令人难忘的名为"新教的艺术礼拜式""礼拜和形式"的柏林展览开幕致辞中提出的。
 
请允许我向您复述来自一篇文章中的后两句话,它们出自瑞士建筑评论家Lucius Burckhardt[译者注:Lucius Burckhardt(1925-2003年),瑞士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关注于建筑与城市问题研究。]几年前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的一篇标题中以问号结尾的名为《当今教堂建筑?》的文章。原文如下:"当今的教堂建筑,处在一个与其它类型建筑相去甚远的位置。在其它类型建筑中,现代建筑作为救命稻草,代表了一个个真正的亦或虚假的解决方案。而当世界范围内的建筑都以追求适用性为目标的时候,教堂建筑的意义呈现了:它在实用性上所缺失的那部分,恰好由它的本身所表征的意义来弥补了。"

我向您所讲述的主题,关于教堂建筑的物质真实性和物质诚实性,重点是从道德层面进行陈述。对建筑来说,特别是针对教堂建筑而言,如此应当遵守的真实性与诚实性的要求,却并未充分实现。不同的时代对此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位于吕贝克的St. Marien教堂,[译者注:位于吕贝克的St. Marien教堂,始建于1251年,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其砖砌墙体的内部抹灰面被勾画成了哥特式线网,那种线网也让它看起来像是由方砖砌成的。(图e-f)尽管我不会把自己设计建造的砖砌教堂按照方石教堂来装饰,但我想要避免这样的错误认知:把那个时代的这种表现手法看作一种不真实——在那个时代,世界以图像的方式被感知,教堂被看作是包含万物的"新耶路撒冷"(HimmlischesJerusalem),而在这个"新耶路撒冷"之中,教堂容纳着上帝创造的整个世界。

那时候建造教堂的人们,熟悉他们使用的材料并且理解手工制造的过程。他们既不依赖于也不崇拜材料。恐怕我们当今这种"虚伪的"物质合理性和真实性,会被他们看作是一种美学唯物主义。

每个时代都在尽可能好地编织着自己的服装。这是时代的使命。我想起Erik Peterson题为《服装的神学》的文章。他在开篇描述了天堂的状态,在那里人类是纯洁的,沐浴着圣典生活。Peterson写道,看不见的衣服被罪恶撕破,人们变得赤裸。他说,借由服装,每个时代都在试图遮掩人类那不断更新的赤裸的感受,由此来看,服装已经成为了堕落的人类身体的基本要素,而人类文化史则是一个注定要丢失他们原初的天堂的故事。我想补充说明:基督教教堂亦如此。因此,它必须对自身的不足和暂时性保持自知状态。而以下两个榜样为它确立了道路和目标:诺亚方舟和位于山顶的"新耶路撒冷"圣城。这两者都在圣经记载中有具体到材料性的描述——正如我们的主题所讲述的——物质合理性和物质真实性。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请允许我在后为您朗读我大约10年前写给Régamey神父的信中的一段话。它是这样的:"我所追寻的关键词是圣贫和简朴。简朴与圣贫紧密相连。在日益错综复杂的现代化文明的多样性中,我们迫切需要这样一种简朴。简朴只会降临在真正的穷人的困顿之中,因为天国属于他们——贫穷的人。"

这正是我们的不幸。我们是贫穷的,然而我们却并不想如此。是啊,如果我们拥有穷人的简朴,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建造教堂了。但是我们并不具备此品质,因此不能很好地建造我们的教堂。贫穷本身被视为一种疾病,并且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的脱贫活动正在坚定的进行着。因为人们把贫穷仅仅看做是物资的穷困和匮乏。只有我们承认并接受我们所处的真实的处境,我们才能够从中寻获到一个足以承担重任的根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