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9大城市群决定中国成败!长三角活得好珠三角缺文化

政商内参  2016-05-25 09:00

[摘要] 由光明日报城乡调查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6》,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均衡性五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环鄱阳湖九大城市群共计118个城市进行综合考量和客观评价。

一、九大城市群现状

1、九大城市群:层级固化,发展不均

纵向比较,九大城市群的各指数水平总体上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十分明显,珠三角城市群的综合指数则持续出现波动和减速。

在横向比较上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层级分化日趋固化,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各自的劣势和问题在短期内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山东半岛城市群尽管在东部仅居于二线,但总体发展水平仍高于中西部的成渝和中原。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不仅经济基础薄弱,一体化程度较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均滞后,在发展思路与模式上也比较被动,依附并受制于东部而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觉。长江中游的三城市群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城市群的规划范围和相关政策出台、推进迟缓,也是影响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活得好:长三角城市群

在五个一级指数中,长三角的城市生活指数排在首位。相比于其他八个城市群,长三角在人口、经济、文化和城市层级体系的发展相对比较平衡,生活便利程度还是文教卫生领域的发展水平均具有极大的优势。长三角的主要优势在于经济发达,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均位于前列。但其大的软肋仍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其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的排放量在2012年仍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群。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山东半岛城市群等。

3、珠三角城市群:文化不行

排在第二位的是珠三角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珠三角的城市人口指数和城市经济指数均位列首位,在城市人口指数中的优质和职业人口二级指数也有很好表现。但珠三角在城市文化指数上不仅与长三角、京津冀有较大差距,也落后于成渝经济区,排在第四位。珠三角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文化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科技文化创新能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京津冀城市群:两极分化严重

排在第三位的是京津冀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京津冀的城市文化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八个城市群。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在区位、政策、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文化中心。但该城市群发展的问题依然是城市群的内部差异和两极分化严重,距离一个理想的城市群——在人口、经济、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体系,在空间边界、资源配置、产业分工、人文交流等方面具有功能互补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表明,北京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区域一体化发展仍长期停滞在研究层面和启动阶段。但自2014年开始,京津冀城市群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但具体效果的体现还会有一个“延时”阶段。

5、山东半岛城市群:第二方阵的重要代表

排在第四位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优质人口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较强,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城市群内的各城市发展较为均衡。凭借这些优势,山东半岛城市群超过了体量比自身大得多的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城市群第二方阵的重要代表。但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文化指数”仅排在第六位,其在传统文化资源与资本等方面并不弱,关键是城市群的文化魅力和创新能力未能充分释放出来,也可以说是“有大本钱但没有做出大生意”。这种现象在我国二线城市群中相当普遍,是亟待关注和突破的困境。

6、中原经济区:生活便利,经济较差,人才不足

排在第五位的是中原经济区。从生活成本和便捷度等指标看,中原经济区的宜居水平在九城市群中相对较高。但中原经济区的城市人口指数倒一,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前者揭示出“人口大城市群”与“人口强城市群”、“人口数量”与“优质人口”的突出矛盾,后者则显示出中原经济区在经济领域发展程度不高,与东部发达城市群有着明显差距。

城市人口指数倒一与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还表明人才不足与就业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还揭示出当前的经济增长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转型升级。

7、成渝经济区:还比较弱

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首先,成渝经济区虽然在中西部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但与东部发达城市群相比仍相当落后,这是成渝经济区的生活指数垫底、人口指数落后的主要原因。其次,成渝经济区虽有重庆、成都等核心城市,但与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城市相比,辐射能力弱、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作为西部城市群,成渝经济区文化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具体表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不足、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图书馆等文化事业落后等方面,这在整个西部地区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国家在文化政策和资金配置时应重点关注的。

8、环长株潭城市群:有潜力

排在第七位的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在五个一级指数中,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人口指数和城市经济指数均排在第五位,前者与武汉城市圈共同位列第五,超越了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环鄱阳湖城市群,这表明其人口发展的综合水平在九大城市群中位于中等位置,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环长株潭城市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所突破,既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又达到了减少污染排放的目标。

9、武汉城市圈:大学生多,发展太不均衡

排在并列第八位的是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在校大学生数比例和从业人口比方面的水平较高,优质人口指数和职业人口指数的优势显著,这与其高等教育院校集中以及相关投入较高有关。顾名思义,武汉城市圈有其自身的区域发展模式,即以武汉市为中心展开圈层式的发展,因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其城市群均衡发展水平完全没有优势,在九大城市群中垫底,这与该地区的发展历史、传统的经济布局以及生活形态密切相关。

10、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增长率高

排在并列第八位的是环鄱阳湖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优势主要集中在人口的增长率上,其在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都排在后,整体发展水平有限。但作为位于中部地区的城市群,仍然有一些相对优势存在,比如在职业人口二级指数上名列第三位,排在珠三角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之后,在可持续经济发展二级指数上位于第三位,排在珠三角和环长株潭城市群之后,但值得注意的是,环鄱阳湖城市群较低的污染排放水平也是以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二、城市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东部发展较为成熟的四大城市群,尚未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城市群建设进入了需要深化改革的瓶颈期。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育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主要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等,总体上看,东部四大城市群尚未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一方面,与世界各大城市群相比,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和重点方向;另一方面,在动力机制上主要是行政手段,市场作用亟待释放。

从各项发展指标看,东部四大城市群的水平处于持续提升过程中,但增长的幅度有限,一是经过前些年的快速和高速增长,开发程度普遍较高并抵达某种阈限,人口、资源优势的利用有所下降,同时在空间资源和环境条件约束加大的背景下,很难再像过去一样“大踏步前进”,和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一样,东部城市群也迎来了以“中高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

2、从中部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看,在环境保护、层级体系及人口资源方面均不乐观,且可能面临着“隐形塌陷”的困扰。

中部城市群主要包括中原经济区、环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四个。中原经济区城市人口指数倒数一,城市经济指数倒数第二,前者显示人才与就业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后者揭示出当前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院校密集,优质人口指数和职业人口指数的优势显著,但本质上是一个“放大了的武汉”,在层级体系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环鄱阳湖城市群在九城市群中垫底,而基于经济不发达基础上的环境生态水平,本身也是极其脆弱和靠不住的。发育比较均衡的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其第三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仅次于珠三角,在一些指标上还超越了成渝经济区。

中部城市群面临的大问题可能是“隐形塌陷”,其人才和人力资源本身已经不足,而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贯通和一体化,有可能流向下游的长三角和上游的成渝,这是特别需要注意和未雨绸缪的。

3、从西部的城市群发展看,和中部城市群已有一拼之力,但与东部还有较大距离,其难题在于如何突破各种现实的客观条件限制。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城市群发展的缩影,由于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它们一般在区域发展中竞争力有限,在人力、资源的抢夺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而如何突破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则是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4、我国城市群精神文化生态建设成效不明显,“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还有较大的差距。

在城市群经济繁荣、城市建设光鲜亮丽等繁华表象的背后,各种极端心态与行为也与日俱增。这说明我国城市群患上了“文化病”,在硬件、硬实力与软件、软实力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和不平衡。

原因在于,首先,目前我国城市群规划多是以产业、交通为中心的经济规划,评价标准也主要是一系列经济指标,这就在顶层设计上决定了其必然走上“经济型城市群”的发展道路。其次,尽管在一些规划和实施方案中“文化”一词频频出现,但由于规划编制的基本立场和评价标准并未改变,文化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重经济轻文化”的基本格局未得到改变。这是我国城市群规划“惊人相似”的主要原因。再次,尽管我国城市群涵盖了巨量的区域文化资源和生活方式资产,但对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的实际贡献极其有限。对于物质空间上日趋局促的城市群,文化开发和提升是今后应重点研究、规划和布局的战略方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